回顾自己曾做过的几次重要个展,从2002年的“梦幻天堂”,到2011年的“造梦者”、2012年的“雪月花时”,再到2015年的“理想国”,无一不是非现实的、理想化的世界。
大欢喜 212x140cm 2015-2017年
这个过程是从内在心境到外在意境、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过程。尤其到了“理想国”时期,我的艺术思想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以表现情绪意境的感性为主导转为以理性为主导,从天人合一的道禅思想转为对人类本源问题的探讨以及对普世价值的拷问,从隐居山林般的自我创作转为对当下问题的思考和质疑,从艺术“造梦者”变成艺术“理想国”的缔造者,甚至自喻为自己艺术世界里创造万物的“上帝”。这个“理想国”就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东方的“桃花源”与西方文化里所描述的“应许之地”也有着相似之处,《旧约·创世纪》记载,以色列人的祖先亚伯拉罕与上帝立约,其后裔将拥有“流奶与蜜之地”——迦南,即“应许之地”,即今天的耶路撒冷。不过耶路撒冷近千年来战事断断续续,至今没有和平降临。应许的美丽富饶的家园必须经历多年战乱、流血牺牲才可能真正拥有。现实的残酷和不如意更激发艺术家借艺术造梦、借理想造“乌托邦”!
大自在 140x212cm 布面油画 2015-2018年
多年来,我在现实和理想这两个平行空间里随意切换。生活在继续,理想在延续,艺术理想国也在进一步构筑、丰满、升华。理想国的个性化生态链在完善,开始由平面到立体全方位展现。理想国并不完美,它的背后也有伤害、破碎甚至流血和死亡。现实世界有的,理想国都有,只不过示人的外壳是美的,美到极致的东西往往会让人产生莫名的悲哀,令人担心它的短暂易逝,这又触动了东方的物哀情结。每一段文明都具有瞬间性和永恒性,2005年当我身处庞贝遗址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强烈体验到了那种伟大文明瞬间覆灭的切肤之痛。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和2012年的日本海啸都在瞬间夺去了几万人的生命,在自然的巨手之下,人类渺小如蝼蚁,战争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加速恶化等问题却是我们自己一手造成的。
圆融之舞之一 Harmony 2014 212x140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在我的“理想国”里,我隐晦地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种种担忧和思考,我的陶瓷系列作品《逝》利用陶瓷这种具有易碎性和永恒性的材质将文明破碎的瞬间凝固下来。陶瓷材料的介入使以往的精神符号由虚无变得厚重、由完美变得易碎、由恒常变得莫测,怡然自乐的桃花源变成灾难丛生的失乐园。
圆融之舞之二 212x140cm
构筑“理想国”的过程痛并快乐着,我在深深的现实中脚踏实地,双手却幻化成翅膀和无数的触角,在“理想国”展翅飞翔,自我的意志愈加渗入各个环节:坚毅的眼神,健壮的四肢,强劲的舞蹈,胸有千山万壑的从容体态,创造万物、抚慰众生的能量,如宗教般虔诚的仪式感。无处不“自在”,“自在”无处不在。
昼夜晨暮 2014 100x140cmx4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赵梦歌
追根溯源,任何事物都不会无缘无故存在。我并不信仰包括佛教在内的任何宗教,但东方文化的基因和根性都会使我们每个人耳濡目染,比如东方文化里的儒释道思想,不管你喜不喜欢,都会存活于你的骨髓血脉里。童年时期,大自然的田园生活造就了我艺术里的隐士情结和天人合一的思想。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受西方普世价值思想的影响,我开始关注人类文明和生态大环境。当然,几种思想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共生、共同作用,只不过在每个阶段所占的比重不同。20岁左右,在美院学生时期我学的是油画,兴趣点都是西方艺术文学和哲学。在2000年前后离开美院的几年里,我的兴趣开始转向中国传统文化,看了大量的中国传统壁画、雕塑造像等,其中九成的传世艺术杰作都跟佛教有关。这或多或少对我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佛教中的“自在”。“自在观音”又称“观世自在者”,观世界形能自在无碍,对苦恼众生能自在拔苦与乐。我的作品《观世音》就是借用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的构图形式,将画中人物置换成女性,借以“关注当下世界的声音”。
观世音 Watching The World 2011-2014 212x420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东西方在很多领域都是相通的,都有相互对应的点。东方有“自在”,西方有“我思故我在”,这也可以作为我对“自在”的注释:当我用理性来思考的时候,我才真正获得了存在的价值。理性可破除种种所谓的“已成观念”,让真正的思考渗透进自己的人生,那么,我的存在才有真正的意义。在艺术创作中,“自在”就是让“自我”的种种意识和思考渗透进自己的艺术。
门徒 Disciple 2014 75x420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德国的海德格尔也就“人是如何存在”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解读。他指出,作为“存在”的人,面对的是“虚无”,孤独无依,永远陷于烦恼痛苦之中。他认为,人面对着的是一个无法理解的世界,即一个荒诞的世界,人永远只能忧虑和恐惧。正是忧虑和恐惧才揭示人的真实存在。他提出,人有自我选择和自我控制的自由,忧虑、恐惧使人通向存在,只有存在,才谈得上自我选择的自由,它与光明和快乐相联系。我觉得海德格尔过于悲观和伤感,但我同意人必须要有忧患意识,也就是我们东方思想里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吧。有独立思想和忧患意识的艺术家不会只关注眼前和事物表面的光鲜,他(她)不仅会推演未来,还能追根寻源、挖掘本质,由此创造的艺术才能发人深省。
蒲上观 50x160cmx8 2017年 赵梦歌
在我的“自·在”系列作品里表现的“自在”不是“自在菩萨”,而是强调自我、个性以及自我的存在状态:自由自在、从容包容、悲天悯人、关照世界,同时又拥有无穷的能量。
我的陶瓷装置作品《芸》即表现芸芸众生,是由三百个在云上打坐的人组成的矩阵。大千世界,人如草芥,自然面前,人如蝼蚁。《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芸芸众生,为了生活每天都在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故事。坚强有志者,丰富多彩,春风得意;失意丧志者,萎靡不振,自甘堕落;知足无志者,平淡无奇。
芸 陶瓷装置 2018年
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一个人抵过千军万马,只有弱者才会选择群居,所以有“芸芸众生”“熙熙攘攘”之说。一小部分弱者奋斗的目标是转化为强者,苦苦挣扎一生,只有一线生机,像蛹向蝴蝶的蜕变,而信仰是这种蜕变的原动力和催化剂。有了信仰,芸芸众生也能变成气势宏大的乐章,当然这种乐章可能是“欢乐颂”,亦可能是“命运交响曲”。
也许宇宙的存在只不过是造物主打发无聊的一个念头,但把芸芸众生困在了里面。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现实的痛苦、忧愁、焦虑就是真实存在的,就像电影对观众来说只不过是一种消遣的工具,但对于戏里面的人来说却经历了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生离死别的种种折磨和劫难。造物者俯瞰命运如何施展手段,将芸芸众生抛来掷去。
油画《大欢喜》表达的是,只要不坠入作恶的苦海,生老病死都能大欢喜。鲁迅在《野草》中说:“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鲁迅先生知道生命终有一死,死不足惜,但活着是否有价值,死得是否值得才最重要,生命的存在与消亡能给后来人启发,让历史反思才是大欢喜的原因。
田园时代 Rural Times 2014 140x556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赵梦歌
人在一生中的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欢喜,欢喜的标准也会不断升高,相比最近的欢喜,以前的欢喜都不足挂齿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不再波澜起伏,浓茶渐渐变淡,能令自己欢喜的事情越来越少,甚至情爱都可有可无,名利都已不在乎,什么都变得没什么大不了。这个时候亲人突然离你而去,天灾人祸突然降临,回首过往的点点滴滴又都变成美好而揪心的回忆,过滤掉痛苦和不幸,只剩残余的欢喜……
作为艺术家,我对于凡俗琐事无暇顾及,平凡幸福亦无心享受,唯有艺术创作依然默默、坚韧地站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人生本已所剩不多的喜怒哀乐都由它左右了,只有创作出一件满意的作品才能让自己欢喜片刻。
应许之地 The Land of Promise 2014-2015 300x600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赵梦歌
艺术创作本就是不断地挑战极限,这种挑战是唯一能带来大欢喜的源泉,是精神的极度愉悦、内心世界的丰沛安宁和精神的无比富足。锦衣玉食、爱恨纠缠、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只有创造才能永恒,才是安抚心灵的良药,这应该就是我的大欢喜吧。
2018年5月6日于北京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